文章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从用好看成效|吉安市:用好就业之家,精准服务万家
从用好看成效|吉安市:用好就业之家,精准服务万家 热 
来源:中国就业杂志、江西人社 浏览次数:914
编者按:

10月12日,全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部署会暨用好5+2就业之家座谈会召开,各级各类5+2就业之家聚焦“用好”目标,持续加大岗位开发、聚力拓宽就业渠道、破解供需对接难题,以就业服务之优支撑就业形势之稳,奋力打造就业公共服务江西品牌、谱写高质量充分就业江西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吉安市积极策应江西省“5+2就业之家”总体部署,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化推进线上线下就业之家建设,不断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吉安市高度重视“5+2就业之家”建设,将推进各地各级就业之家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江西省人社厅工作部署,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通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协调汇聚全市之力,吉安市通过高标准定位、系统化推进、差异化服务、制度化管理,布局选址建设了3147个就业之家,为广大劳动者和企业提供了精准、高效、便捷的“家门口”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以“五共”理念推进强合力建设

自江西省出台《关于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吉安市将就业创业服务综合体、零工驿站、充分就业社区、基层服务平台提升打造为各级就业之家。“家中”布局了求职招聘区、公共服务区、自助终端设备等,求职者可以享受政策咨询、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劳动维权、技能培训等全链条就业服务,实现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双向奔赴”。

吉安市坚持多部门共建、多服务共享、多场所共用、多主体共维、多力量共治的“五共”理念,统筹各方资源推进“5+2 就业之家”建设。针对场地缺少问题,通过改造提升就业服务综合体、零工驿站,融合共享红色驿站、爱心驿站、廉心驿站、银行邮政网点等多种场所,实现共建共享。针对基层人员不足问题,统筹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基层公共服务专岗、公益性岗位人员等资源,不断壮大就业之家服务力量。针对资金短缺问题,依托党建联盟平台,构建大就业格局,统筹组织、纪检、民政、工会部门共同践行“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理念,融合多方资源参与合力促就业。

人找岗位更便捷、岗位找人更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全市共有3147家就业之家已经完成建设,其中市级就业之家1个、县级就业之家14个、乡镇(街道)就业之家230个、村社区就业之家2878个,工业园区就业之家11个,院校就业之家13个。

以“5个3”工作法提供差异化服务

“就业之家太好了,为我们残疾人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我做插花手工制作为家里增收了1000多元。”罗玲霞开心得说。原来余家河社区就业之家针对辖区陪读妈妈较多的情况,建立社区“微工坊”,依托社区公信力与钩织毛线花公司合作共建助力“家门口”就业,这是就业之家结合本地群众特点提供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

吉安市针对县级就业之家,推行“三强”工作法,突出“中枢性、支撑性”,通过集聚信息、集中功能、集成服务,强化自下而上的信息汇总、强化自上而下的岗位派发、强化常态化调度督导,提供综合性的公共就业服务。针对街道就业之家,推行“三心”工作法,侧重“就业援助+零工驿站”服务,通过“悉心汇集上传、热心岗位推介、暖心就业援助”做好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服务。针对乡镇就业之家,推行“三抓”工作法,侧重“就业经办+就业援助”服务,通过“抓好汇总上传、抓细信息核查、抓实就业帮扶”做好就业援助服务。针对社区就业之家,推行“三化”工作法,侧重“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服务,通过“网格化摸排、标签化汇总、精准化推荐”工作法,助推“家门口”就业。针对村级就业之家,推行“三全”工作法,侧重“摸排推荐+岗位宣传”服务,通过“全方位摸清群众就业情况、全周期跟踪返乡农民工情况、全覆盖宣传园区企业信息”,促进外出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

截止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9.8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9.0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3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4.88%;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9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93.42%,全部超过序时进度,呈现就业稳中向好的态势。

以“五机制”促进高标准管理

如何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这需要建立体制机制完善供需两端的服务。

以销号管理机制提进度。印发《关于收集各地就业之家建设进展情况的通知》和就业之家建设台账表格,按照“一家一档”要求,建立就业之家建设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收集各地“5+2就业之家”建设点现场图片和就业服务台账表格,并实行销号管理。以每周调度机制提质量。每周五定期召开全市“5+2就业之家”建设调度会,听取各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交流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做法,点评解决各地建设问题,提出下步建设工作重点,促进全市就业之家建设加快开展。以进度通报机制强发布。建立全市就业之家建设工作微信群,设置就业之家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每周收集统计各地就业之家建设进展情况,对各地的“就业之家”申请数量、岗位发布数量、岗位发布系数等进行通报提醒。以挂点督导机制强站位。市人社局和就业中心的县级领导带队挂点,深入各地开展“5+2就业之家”建设进行实地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人社部门也成立督导组,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之家建设工作。同时,主动对接省厅挂点联系领导,形成推进工作合力。以岗位归集机制强匹配。以市扩大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制定印发了《吉安市“服务‘四上’企业 开发就业岗位”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就业之家信息归集发布推送服务机制的通知》,组织各地人社、工信、园区、商务等部门收集“四上”企业和重点用工企业岗位信息,每季度推送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发布,以岗位信息的归集、发布、服务对接等工作机制让数据上得来、信息下得去。

吉安市就业之家坚持就业之家与产业园、线下经办与线上服务、吉岗即聘与就业之家、工作展示与指挥调度、政府指导与市场运营“五个融合”,通过“每周三直播带岗、每周六现场招聘”,不断擦亮“5+2就业之家”就业品牌,让群众在吉安好就业、业好就、就好业。全市各地各级就业之家共投入运营的就业之家线下共开展就业招聘活动542场,服务用人单位4790家次,归集岗位5.3万个,成功对接了6.3万人就业,累计服务群众29.71万人次。

行走在吉安市,一个个就业之家落地在大街小巷,各类招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直播带岗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就业之家,何以为家?一幕幕鲜活的招工服务场景、一句句悉心服务的问候、一张张求职成功的笑脸,那就是答案。




您看到这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0

欠扁